他是至今还在世的开国少将,也是唯一在世的开国将军。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股票10倍杠杆,1964年晋升少将。现在已经102岁了。
他的名字叫做王扶之,1923年9月24日出生于陕西省子洲县,一户贫困人家。
5岁时母亲病逝,王扶之就与父亲相依为命。
但在如此贫困的情况下,王扶之的父亲,还是将王扶之送到私塾之中,只为让他多学一点东西。
在王扶之12岁的时候,红军经过万里长征,来到了他的家乡。
王扶之发现,这支军队有些不一样,不仅官兵平等,还经常帮老百姓,挑水劈柴。
一点都没有其他部队身上的痞气,为此。王扶之生出了一个想法。
加入这支军队,跟着这支军队为老百姓做事。
但是他此时只有12岁,不能满足参军的要求。
好的是他的个子挺高,看起来根本不像是12岁的模样。
于是,王扶之就隐瞒自己真实的年龄,谎称自己已经16岁了。
这才成功的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26军,成为少共营中的一名战士。
刚加入部队没多久,王扶之就经历了一次战斗。
当时的东北110师,进入陕西地带,想要对红军进行追捕。
却进入到了当时26军的包围圈之中,王扶之所在的部队,也在这次战斗中,负责攻打敌人的一个小高地。
但因为当时的武器并不充裕,王扶之只分到了一杆梭镖。
在之后的战斗中,王扶之却靠着这一杆梭镖,成功的俘虏了一个敌人,并成功缴获了他参军后的第一把枪。
经此一战,王扶之成为了部队的名人,并在次年,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之中。这时,他才13岁。
也正因为如此,王扶之成为了75师223团3营的一名测绘员。
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1939年,王扶之此时已经晋升为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作战参谋。
在一次对日作战中,王扶之成功的缴获了敌人一辆自行车。自此开始靠着这辆自行车。开始自行车上指挥的生活。
整个抗日时期,王扶之跟着部队转战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七省。
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各种反扫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王扶之又进入东北,担任第四野战军39军343团团长。
在攻占锦州,平津战役中,荣获三次大功,更作为主攻团,参与攻占天津的战斗。
而后,更是带领着部队。一路从北打到南。跟随部队成功的解放了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扶之又作为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
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5师343团长,而后又升任115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
1953年回国。
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
1968年进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工作,任作战部副部长,后又升任部长。
1975年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山西省委书记。
1980年任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1988年离休。
向王扶之将军致敬,感谢您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您的光辉事迹永世长存。希望您能继续长寿下去。见证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盛景。
追寻先烈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弘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