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炒股配资开平台,蔚来股价在新加坡下跌至 6.25 美元,降幅达 10.2%。截至当日收盘,蔚来(9866.HK)跌超 7%,报收 50.05 港元。
消息面上,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于 2025 年 8 月一纸诉状将中国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及其首席执行官李斌、前首席财务官奉玮告上美国法庭,指控该公司及高管涉嫌证券欺诈。
消息称,GIC 指控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 GIC 遭受投资损失。
对于上述消息,《每日经济新闻炒股配资开平台》记者第一时间向蔚来方面进行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不过,记者发现,此起诉讼并非基于蔚来近期经营动态,而是源于 2022 年 6 月,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对蔚来发布的一份做空报告。
2022 年 6 月 28 日,灰熊发布报告称,蔚来或通过会计手段对盈利能力"造假",其很可能利用一个未合并的关联方来夸大收入和净利润率。
彼时,灰熊报告中指出,凭借出色的经营业绩,蔚来股价自 2020 年以来已上涨超过 450%,这使其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电动汽车公司之一。但支撑股价上涨的出色业绩,是通过财务手段实现的。上述未被并表的关联方就是由蔚来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蔚能)。据其调查,武汉蔚能通过关联交易的形式,帮助蔚来创造业绩。
针对灰熊发布做空报告,蔚来方面曾公开回应称,"公司已观察到这份报告。该报告内容充满了大量不实信息以及对蔚来披露信息的误读。蔚来一直严格遵守上市公司相关准则,目前已针对该报告启动相关程序,请关注后续公告"。
据悉,蔚来于 2022 年 8 月 26 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针对做空报告完成了独立内部审查,审查全程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专业顾问的协助下进行,其中包括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及一家知名法务会计师事务所(非蔚来公司审计师)的法务会计专家,均未发现不当之处,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2022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所 SEC 也就做空报告一事向蔚来发出问询,就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要求公司解释说明。蔚来回复后,SEC 再未有相关行动。
不仅如此,针对灰熊做空报告,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 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相继发布报告称,不支持灰熊的报告结论,并指出灰熊提出关于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的相关质疑,是对 BaaS 模式的误读,以及混淆相关概念和数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表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商业模式的元素被严重误解"。
对于蔚来突遭机构做空,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分析称,机构瞄准蔚来或因其近期在资本市场中较为火热,而做空热门中概股是这段时间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 GIC 第一次对上市公司发起诉讼。GIC 作为管理规模超千亿美元的主权基金,曾多次对上市公司发起诉讼,指控对方导致 GIC 遭受投资损失。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包括高通、默克、新基医药、晖致、英国石油等多家跨国企业均曾被 GIC 提起诉讼。一位投资机构分析师指出,GIC 的法律行为往往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财务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其风险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在市场波动期通过法律手段对冲潜在投资损失。
据《联合早报》报道,截至 2025 年 3 月底,GIC 的 20 年年化实际回报率为 3.8%,连续两年低于 4%,为 2020 财年以来最低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弘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